外食的理由

許多同輩朋友都是在來到美國讀書之後,因為經濟能力和飲食習慣而開始時常下廚,我也不例外;即使到現在已經定居美國並擁有羨煞許多人的工程師收入,我仍然因為以上兩個原則加上自己對於烹飪的興趣,而一直維持著以自己煮飯為主的習慣。






我有多堅持這個習慣呢?在開始工作後的前兩年,我對自己外食的額度限制是:一週七天的所有午晚餐(總共14頓)裡,外食只能占2頓:換言之,其他的12餐都出自我手。雖然沒有頻繁到每餐都開火,「自己的食物自己煮」似乎已經成為生活準則之一。

但在上禮拜五的晚上,我的原則動搖了。已經回到家的我決定一個人出去吃飯——這件事情本身或許沒有這麼奇怪,畢竟人偶爾也是要換換口味的;但事實上,那天自己的冰箱裡還塞滿著自製的美味台灣小吃,如果還是如同過去基於經濟考量和飲食習慣的原則,再加上外頭春寒料峭的天氣,不是應該留在家裡才對嗎?

動搖我的不是食物本身,而是對於與人互動的渴望。大多數的時候我過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,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可以把大小事打點好,甚至有時還覺得他人的介入會降低辦事效率呢。然而我不得不承認,即使我自己能夠獨立做出能與餐館匹敵的滿桌佳餚,如果身邊沒有人和我一起分享,寂寞的感覺是我難以承受的。

了解自己其實不能一個人生活,這是過去幾年最大的學習。有時候我們需要第二個人在身邊,例如室友。這個人不見得真的能幫助我們什麼,甚至可能就只是每天早晚寒暄兩句,其他時候陪伴著的,充其量只是夜裡隔壁房間裡傳來的鍵盤打字聲,或是大清早響起很快又被按掉的鬧鈴聲:然而,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組成了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——「身邊還有個人在」的這個事實。


於是我來到離家不遠的super 88 food court,隨便點了個韓式豆腐湯。雖然這是種我自己平常在家裡也會煮的食物,我卻知道自己不需要去和自己做的比較何者好吃。上桌的那一刻,重要的只有一件事情:這不是我做的,裡面裝著另外一個人的智慧、辛勞和付出,間接透露著當下的我並不是一個人。

謝謝你。我先開動了。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