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出認識波士頓移民的第一步:Shirley Avenue上的文化探索
自從搬到現在的住處之後,我一直都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很特別的地方——這裡雖然是美國境內,離波士頓市中心也不遠,但卻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在美國以外出生;非尖峰時段搭地鐵,聽到的西班牙文對話數量遠遠超過英文;走在充滿西班牙文招牌的街上,幾乎所有店家都可以直接以西班牙文溝通;若是再更往北一些,則會遇到更多的東南亞面孔,以及貼著高棉文海報的櫥窗。
這個由波士頓地鐵藍線貫穿的帶狀區域,從南往北涵蓋了East Boston、Revere、Lynn三個城鎮,從美國還未獨立的18世紀上半葉開始就是少數族群(minority)移民的聚居區域,最早是不受英國移民歡迎的愛爾蘭人和猶太人,後來逐漸被義大利人取代,20世紀中期之後則先有東南亞移民來到,接著又慢慢被日漸增加的拉丁美洲移民填滿。有趣的是,幾百年下來,這裡的移民早就換過好幾批人了,最大移民來源也從歐洲、亞洲變成了拉丁美洲,但從未改變的是這裡依舊是移民區。
新的一年,我給自己的新功課之一就是要認真了解這片區域裡的移民,以及他們所屬的文化,於是我在2017年的倒數第二天來到了離家不遠、但過去一直不太熟悉的Revere,因為聽說那裡多年來聚集了不少來自柬埔寨的移民。我想從在街上散步與觀察開始,慢慢了解這裡的人,還有文化。
總共有4家店門面上有著高棉文字,兩家小型超市、一家餐廳、一家珠寶店。
造訪時正好是陽曆新年前兩天,店家櫥窗上貼著高棉文的新年晚會海報,地點是在Lowell,也就是麻州最大的柬埔寨社區。(這個設計風格和華埠裡可以見到的春節晚會海報還頗為相似啊!)
這幾年在世界各國走跳,我發現要開始認識一個族群或文化最好的方式,就是去逛他們的市場、超市或雜貨店,這些店裡的小細節往往可以透露出很多訊息。我喜歡觀察的幾個點是:
再往前走,突然又看到另外一個我不太熟悉的國旗了,心裡便開始猜測,這又是哪個中南美洲或加勒比海國家的國旗呢?
結果回家一查,天啊,這是摩洛哥!也就是說這條街上不只融合了美洲和亞洲的移民,連非洲移民都有!
這短短一小時的探索裡,我雖然發現了這條街上融合了亞洲、拉丁美洲與非洲多元文化,但充其量也只是觀察了些商店裡可見的事物,也沒能和店家有什麼對話,距離真正了解這些文化、這些人的故事還是相當遙遠。
我發覺生活在美國,雖然接觸各國文化的機會很多,我們對一個文化的理解還是相當狹隘,常常僅限於他們的食物;我自己雖然本身就是個移民,也已經在這塊移民地帶住了兩年多,似乎對於身邊這些事物文化與族群了解和探索還是太少。
於是我回到家,決定先來認真研究一下美國柬埔寨移民的歷史。
故事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。
大戰的結束,對北美、中歐、西歐、北歐的國家來說是偉大勝利,也是和平的開始,自此安居樂業、經濟蓬勃發展;但對於多數東亞國家而言,一連串更嚴重的災難才正要開始。
柬埔寨在19世紀中期之後與越南、寮國一樣成為法屬印度支那(French Indochina)殖民地。1945年大戰結束日軍撤退之際,由原本的皇室宣布柬埔寨獨立,但法國不願放棄中南半島,一直堅持到1953年才給予柬埔寨與寮國自治權,柬埔寨重新成為獨立王國。
這個1953-1970的柬埔寨王國雖然奉行社會主義,卻一直維持某個程度的中立以避免陷入隔壁越南的烽火之中;直到越戰後期,親共的柬埔寨被視為對南越的威脅,原王國將領便在1970年趁國王出訪時叛變,建立一個親美的共和體制。這個政府理論上應該是美國抵抗共產勢力的希望,但這它的表現卻相當差強人意,在頻繁的衝突中搖搖欲墜,和它隔壁的難兄難弟南越相去不遠(這樣說起來和1945-1949年之間的中國國民黨政府也真有幾分神似呀)。接下來的20餘年,整個柬埔寨都處於動盪之中。
1975年越戰接近尾聲時,早已壯大的柬埔寨共產黨(又稱紅色高棉、赤柬)立即攻下金邊,展開近4年惡名昭彰的恐怖統治;後來適逢中國和越南、蘇聯交惡,越南在1978年派兵入侵當時親中的柬埔寨,建立親越南的傀儡政權柬埔寨人民共和國,紅色高棉則退守泰國邊境,在中國支持下繼續維持聯合國代表權,境內親越與反越的衝突不斷,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柬埔寨恢復王室、紅色高棉解散後才逐漸落幕。
最多戰爭難民選擇逃離柬埔寨的時期,就是1970到1990年代初期這段時間,其中很大一部份來到美國,被美國政府安排到特定幾個州落腳。然而,他們是如何從地球另一端的戰亂中來到美國的呢?
對於當時想要逃離的柬埔寨人來說,東有越南北有寮國,唯一可行的路線就是向西,往泰國邊界跑,當時這條邊界在人道救援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——當柬埔寨面臨糧食短缺時,柬埔寨政府嚴密控制各國送達金邊的援助,於是聯合國就利用這條邊界跳過當地政府,直接向柬埔寨平民發送糧食和種子;同時有數十萬的柬埔寨人跨過邊界,住在泰國境內距離邊界數公里遠的難民營,等待前往其他國家的機會。最後約有26萬人成功移居到其他國家,其中有15萬3千人來到美國,主要落腳在加州和麻州,在麻州境內有兩個主要的聚集區,分別是Lowell和Lynn-Revere。
(該時期越南、柬埔寨與寮國落腳美國的難民總數約128萬7千人——這只是難民的數目,其他還有很多人是透過其他身份或管道進入美國。值得注意的是,當時的美國反移民的傾象比現在還要強烈得多,但仍然允許如此數量龐大的難民落腳。)
接下來我會繼續探索波士頓地區各族群移民的歷史和文化,以比較弱勢的族群優先(像中日韓這三個超級強勢的文化我就暫時不打算著墨)。如果你對於這類議題有興趣,歡迎多跟我交流!
這個由波士頓地鐵藍線貫穿的帶狀區域,從南往北涵蓋了East Boston、Revere、Lynn三個城鎮,從美國還未獨立的18世紀上半葉開始就是少數族群(minority)移民的聚居區域,最早是不受英國移民歡迎的愛爾蘭人和猶太人,後來逐漸被義大利人取代,20世紀中期之後則先有東南亞移民來到,接著又慢慢被日漸增加的拉丁美洲移民填滿。有趣的是,幾百年下來,這裡的移民早就換過好幾批人了,最大移民來源也從歐洲、亞洲變成了拉丁美洲,但從未改變的是這裡依舊是移民區。
從波士頓中心向東望,照片近處為觀光客雲集的昆西市場(Quincy Market)與金融區(Financial District),一水之隔的遠處則是我所居住的東波士頓(East Boston)與羅根機場(Logan Airport),也就是地鐵藍線上的移民區。 |
新的一年,我給自己的新功課之一就是要認真了解這片區域裡的移民,以及他們所屬的文化,於是我在2017年的倒數第二天來到了離家不遠、但過去一直不太熟悉的Revere,因為聽說那裡多年來聚集了不少來自柬埔寨的移民。我想從在街上散步與觀察開始,慢慢了解這裡的人,還有文化。
在Shirley Avenue上逛柬埔寨商店
從藍線地鐵的倒數第二站Revere Beach走出來,正前方的Shirley Avenue是我探索的起點。這裡並不繁華,充其量就是條有幾間商店的典型美國小街,乍看之下平凡無奇,但仔細觀察兩邊的店家,馬上就會發現這裡的特別之處。
總共有4家店門面上有著高棉文字,兩家小型超市、一家餐廳、一家珠寶店。
造訪時正好是陽曆新年前兩天,店家櫥窗上貼著高棉文的新年晚會海報,地點是在Lowell,也就是麻州最大的柬埔寨社區。(這個設計風格和華埠裡可以見到的春節晚會海報還頗為相似啊!)
這幾年在世界各國走跳,我發現要開始認識一個族群或文化最好的方式,就是去逛他們的市場、超市或雜貨店,這些店裡的小細節往往可以透露出很多訊息。我喜歡觀察的幾個點是:
- 食品較多,還是非食品較多?
- 食品裡面生鮮比較多,還是罐頭與漬物比較多?
- 食材裡面肉類比較多,還是蔬果比較多?
- 肉品大多是新鮮的,還是醃肉、燻肉為主?有哪些部位?
- 有什麼在別的國家或文化裡看不到的東西?
於是我走入了其中兩家柬埔寨超市。從進門開始,馬上就感受到典型的亞洲商店氣氛——各種醬料、食材、貨品的氣味混雜在一起,走道狹窄,光線不太充足。雖然不像美國超市那樣俐落,但應有盡有。
即使是像7-elevan大小的店面,裡面仍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,提供影印與傳真服務,連棉被都賣。
不同於豬肉種類最多的華人超市,這裡牛肉的數量超過豬肉,而且很容易看到牛肉片、牛百葉、牛腱、牛肉丸等,我猜是因為這些都是煮河粉的重要食材。
亞洲超市的共通點就是醬料的種類和數量永遠都很驚人。雖然是柬埔寨超市,但裡面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中日韓的品牌,只是數量相對少;同樣的在中日韓超市裡,也可以找到一些數量相對少的東南亞食材。
店裡的角落可以找到斗笠、蠟燭、線香。
店裡供奉著神像,注意神龕上面的漢字。
亞洲、拉丁美洲與非洲相遇的地方
只看這些照片,可能會誤以為這裡是很單純的柬埔寨社區——這裡的確有不小的柬埔寨社群,但這條街並不是像唐人街那樣,從裡到外都是華人店家;相反的,這條短短200公尺長的街上,竟然融合了來自三塊不同大陸的移民。
拉丁美洲的店家數量比柬埔寨要多,他們來到這裡的時間雖然比柬埔寨人要晚,但目前正穩定且迅速的成長中,就連上述的幾家柬埔寨商店內都開始販售Goya的罐頭(Goya是美國境內最大的豆類罐頭廠牌,是拉丁美洲移民重要的食材,常去美國超市的人應該都不陌生)。
雖然這些國家都使用西班牙文,各國文化還是有些差異,有些店家也因此會在店門口標示自己來自哪個國家。很有趣的是,有時候他們會直接把自己的招牌和國旗融合,而且似乎沒有什麼違和感。下面這兩家店都直接融合了哥倫比亞的國旗。
結果回家一查,天啊,這是摩洛哥!也就是說這條街上不只融合了美洲和亞洲的移民,連非洲移民都有!
離開前,我在其中一家柬埔寨商店買了些河粉食材,聽聽他們的高棉文對話。本來想要和店家聊聊的,不過他們當時似乎相當忙碌,我也就不好意思打擾。
我發覺生活在美國,雖然接觸各國文化的機會很多,我們對一個文化的理解還是相當狹隘,常常僅限於他們的食物;我自己雖然本身就是個移民,也已經在這塊移民地帶住了兩年多,似乎對於身邊這些事物文化與族群了解和探索還是太少。
於是我回到家,決定先來認真研究一下美國柬埔寨移民的歷史。
柬埔寨移民是如何來到美國的?
故事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說起。
大戰的結束,對北美、中歐、西歐、北歐的國家來說是偉大勝利,也是和平的開始,自此安居樂業、經濟蓬勃發展;但對於多數東亞國家而言,一連串更嚴重的災難才正要開始。
柬埔寨在19世紀中期之後與越南、寮國一樣成為法屬印度支那(French Indochina)殖民地。1945年大戰結束日軍撤退之際,由原本的皇室宣布柬埔寨獨立,但法國不願放棄中南半島,一直堅持到1953年才給予柬埔寨與寮國自治權,柬埔寨重新成為獨立王國。
1913年的中南半島,越柬寮三國都是法國殖民地。圖片取自wikipedia。 |
這個1953-1970的柬埔寨王國雖然奉行社會主義,卻一直維持某個程度的中立以避免陷入隔壁越南的烽火之中;直到越戰後期,親共的柬埔寨被視為對南越的威脅,原王國將領便在1970年趁國王出訪時叛變,建立一個親美的共和體制。這個政府理論上應該是美國抵抗共產勢力的希望,但這它的表現卻相當差強人意,在頻繁的衝突中搖搖欲墜,和它隔壁的難兄難弟南越相去不遠(這樣說起來和1945-1949年之間的中國國民黨政府也真有幾分神似呀)。接下來的20餘年,整個柬埔寨都處於動盪之中。
1975年越戰接近尾聲時,早已壯大的柬埔寨共產黨(又稱紅色高棉、赤柬)立即攻下金邊,展開近4年惡名昭彰的恐怖統治;後來適逢中國和越南、蘇聯交惡,越南在1978年派兵入侵當時親中的柬埔寨,建立親越南的傀儡政權柬埔寨人民共和國,紅色高棉則退守泰國邊境,在中國支持下繼續維持聯合國代表權,境內親越與反越的衝突不斷,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柬埔寨恢復王室、紅色高棉解散後才逐漸落幕。
最多戰爭難民選擇逃離柬埔寨的時期,就是1970到1990年代初期這段時間,其中很大一部份來到美國,被美國政府安排到特定幾個州落腳。然而,他們是如何從地球另一端的戰亂中來到美國的呢?
1979-1984的柬埔寨與泰國邊界,注意地圖上的邊界聚落當時被數個不同的勢力控制。聯合國的人道救援行動就是利用這條邊界。圖片取自http://www.websitesrcg.com/border/maps.html。 |
對於當時想要逃離的柬埔寨人來說,東有越南北有寮國,唯一可行的路線就是向西,往泰國邊界跑,當時這條邊界在人道救援上發揮了不小的作用——當柬埔寨面臨糧食短缺時,柬埔寨政府嚴密控制各國送達金邊的援助,於是聯合國就利用這條邊界跳過當地政府,直接向柬埔寨平民發送糧食和種子;同時有數十萬的柬埔寨人跨過邊界,住在泰國境內距離邊界數公里遠的難民營,等待前往其他國家的機會。最後約有26萬人成功移居到其他國家,其中有15萬3千人來到美國,主要落腳在加州和麻州,在麻州境內有兩個主要的聚集區,分別是Lowell和Lynn-Revere。
(該時期越南、柬埔寨與寮國落腳美國的難民總數約128萬7千人——這只是難民的數目,其他還有很多人是透過其他身份或管道進入美國。值得注意的是,當時的美國反移民的傾象比現在還要強烈得多,但仍然允許如此數量龐大的難民落腳。)
下一步
接下來我會繼續探索波士頓地區各族群移民的歷史和文化,以比較弱勢的族群優先(像中日韓這三個超級強勢的文化我就暫時不打算著墨)。如果你對於這類議題有興趣,歡迎多跟我交流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