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英格蘭的高棉風味:波士頓的柬埔寨美食與移民史
波士頓地區有兩個主要的柬埔寨移民區:林恩(Lynn)與羅威爾(Lowell),幾家值得推薦的高棉菜也坐落於這些地方。不過,在介紹美食之前,我們先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柬埔寨人會聚集在這些地方。
前文曾經提到過,在1970到1990年之間,有15萬3千柬埔寨人以難民身份來到美國——這個數字看似龐大,其實只是當時數百萬難民中的一小部分,因為光是要取得難民身份本身就相當困難:首先,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當事人無法繼續待在原本國家,必須立即離開;接著,還必須在美國境內找到連帶保證人(sponsor),承諾提供當事人經濟支援;以上這些程序完成之後,當事人便正式取得前往美國的門票,但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。
美國初期的政策是,為了幫助難民「融入」(assimilate)美國社會(或者講難聽一點其實就是讓他們被同化),盡可能將難民分散到美國各地,包括某些幾乎沒有亞裔移民的中西部城市。但難民們要融入美國社會哪有那麼簡單?「融入」這件事情,對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來說都很困難了,何況是那些不諳英文、無親無故的難民?
這使得不僅僅是柬埔寨移民,來自許多國家的移民都有在美國境內「二次移民」的現象,也就是在他們被分配到的地點居住一段時間之後,再次搬移到文化、語言、環境都比較適應的地方,和來自母國的其他移民聚集在一起。這正是為什麼雖然美國政府盡可能將難民分散,但最後他們往往聚集於幾個特定的城市。
麻州從19世紀初開始,就一直是一次移民和二次移民的熱門地點,這和它工業化的歷史密不可分——當一個地方開始工業化,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大量受僱勞動力的需求,這種突然出現的需求,和原本新英格蘭以農業與手工業為主的經濟型態截然不同,使得許多原本不在當地勞動市場的人口開始工作,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、少數族群與移民,造就了麻州多年移民群聚的傳統;即使後來去工業化之後工廠紛紛搬走,延續多年的移民社群也沒有因此消失,反而隨著移民的增加而更加壯大。
下面要介紹的林恩與羅威爾,就是兩個這樣的移民工業城市。
「林恩,林恩,罪惡之城!進去再出來之後你就會變了一個人!」(Lynn, Lynn the city of sin. You never come out the way you came in.)
這是一首在麻州流傳多年的唸謠(後來還被譜成歌曲),反映出的正是主流白人社會對於移民區混亂、殘破、治安差的刻板印象。
老實說,第一次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非常驚訝,因為林恩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個很可愛的小城,它濃厚的歷史感和波士頓郊區其他城市相去不遠,但更得天獨厚的是它有著可以讓人愜意散步的漂亮海岸。至於那裡的人們又是如何呢?我的教會小組裡有一對多明尼加裔(Dominican)情侶從小在林恩長大,他們比我認識所有在波士頓長大的朋友都還謙恭有禮。種種跡象都讓我深信,這個城市其實只是被人們誤解罷了。
林恩的柬埔寨移民目前約有7,000人,在麻州城市裡面僅次於羅威爾;這邊要介紹的餐廳,則位在南方不遠處的Revere。
Special Thmor Da Rice Noodle Soup (約$8)
看起來非常平凡的一碗河粉,但用料相當豐富,裡面有著碎肉、肉丸、花枝、蝦仁等配料;湯頭本身偏向清甜,和我們在美國最常吃到的越南河粉(Pho)不太一樣;一旁的豆芽靜靜躺在盤子上,等著饕客把它摻入湯裡;上面撒上了大量的蔥花、香菜、油蔥酥提味,這點和台灣小吃的做法有些相似,這也讓我一直都對柬埔寨河粉的喜愛度高過越南河粉一些。
麻州第一大、全美第二大的柬埔寨社區,位於波士頓西北方的羅威爾。這個城市曾經是全美首屈一指的工業城,現在也是目前保存狀況最好的新英格蘭工業城。
19世紀的新英格蘭,由以小鎮為中心的農業經濟快速工業化,讓新大陸上首度出現了工業城市,紅磚廠房、煙囪、運河與鐵道改變了幾個麻州大城的風景。這些工廠在1920年代開始人去樓空,有的廢棄有的被拆除,剩下當今保存最好的地方非羅威爾(Lowell)莫屬。羅威爾保存了相當完整的紡織廠與運河,而且部分被改造成為博物館,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(National Park Service)經營管理,非常適合對美國歷史有興趣的人前去拜訪。
羅威爾可以說是個19世紀美國工業化的樣板城市,它的形成完全是因為紡織廠的建立(因為早期的紡織機需要由水力帶動,緊鄰河邊的羅威爾自然是最佳選擇),讓這個本來連個小鎮都沒有的地方瞬間變成城市。工業城市不只創造了新的地景,也帶來了新的文化——從紡織廠建造過程開始,羅威爾就相當倚賴外來移民提供的勞動力,先是愛爾蘭人與德國人,後來則有越來越多的東歐移民加入,這導致麻州兩世紀來一直都有相當高比例的外國移民;紡織廠大量僱用女工,則改變了女性的生活方式,使他們走出家庭並且經濟獨立(雖然薪水不到男性的一半),形成自己的社群,間接促成美國性別地位的改變。
既然是個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工業城市,社會寫實派的作家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大好的取材地點。英國作家狄更斯在1842年拜訪了羅威爾,參觀當時全美最先進的工業城市,並且近距離了解當時女工的日常生活。回到英國之後隔年他就出版了舉世聞名的代表作《聖誕頌歌》(A Christmas Coral,或譯《小氣財神》),因此後來便有學者認為《聖誕頌歌》裡的部分情節來自當時羅威爾女工的創作。
那天特別去找了住在羅威爾市區的朋友提摩西,然後一起到這家離他家不遠的小店吃午餐。同樣是家相當不起眼、家庭式經營、卻在網路上評價相當好的餐廳。
Special Noodle Soup ($9)
我還是依照慣例點了碗河粉,和前面Thmur Da不一樣的是,他的河粉是寬條的,配料則多了切成薄片的魚板,其他方面則沒有太大差別。這道似乎是在任何柬埔寨餐廳點了都不會出錯的選項。
在購物中心一隅的純白色店面,三明治是這裡的主打。
Rosted Chicken "Chimi" ($8.75)
簡單的三明治,份量也不大,以午餐來說男生大概可以吃個六七分飽。稱不上是超級好吃,但仍然有幾個點值得推薦:麵包本身有稍微烤過,鬆軟與酥脆之間拿捏的恰到好處;蔬菜配料的融合創造出鮮甜爽脆的口感,搭配上適量的美乃滋,是道值得嘗試的料理。當然這完全稱不上是正宗的柬埔寨料理,但裡面使用大量東南亞食材仍然流露著老闆家鄉的風味。
移民在美國境內的「二次移民」
前文曾經提到過,在1970到1990年之間,有15萬3千柬埔寨人以難民身份來到美國——這個數字看似龐大,其實只是當時數百萬難民中的一小部分,因為光是要取得難民身份本身就相當困難:首先,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當事人無法繼續待在原本國家,必須立即離開;接著,還必須在美國境內找到連帶保證人(sponsor),承諾提供當事人經濟支援;以上這些程序完成之後,當事人便正式取得前往美國的門票,但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。
美國初期的政策是,為了幫助難民「融入」(assimilate)美國社會(或者講難聽一點其實就是讓他們被同化),盡可能將難民分散到美國各地,包括某些幾乎沒有亞裔移民的中西部城市。但難民們要融入美國社會哪有那麼簡單?「融入」這件事情,對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國際學生來說都很困難了,何況是那些不諳英文、無親無故的難民?
這使得不僅僅是柬埔寨移民,來自許多國家的移民都有在美國境內「二次移民」的現象,也就是在他們被分配到的地點居住一段時間之後,再次搬移到文化、語言、環境都比較適應的地方,和來自母國的其他移民聚集在一起。這正是為什麼雖然美國政府盡可能將難民分散,但最後他們往往聚集於幾個特定的城市。
麻州從19世紀初開始,就一直是一次移民和二次移民的熱門地點,這和它工業化的歷史密不可分——當一個地方開始工業化,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大量受僱勞動力的需求,這種突然出現的需求,和原本新英格蘭以農業與手工業為主的經濟型態截然不同,使得許多原本不在當地勞動市場的人口開始工作,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、少數族群與移民,造就了麻州多年移民群聚的傳統;即使後來去工業化之後工廠紛紛搬走,延續多年的移民社群也沒有因此消失,反而隨著移民的增加而更加壯大。
下面要介紹的林恩與羅威爾,就是兩個這樣的移民工業城市。
被誤解多年的罪惡之城:林恩
「林恩,林恩,罪惡之城!進去再出來之後你就會變了一個人!」(Lynn, Lynn the city of sin. You never come out the way you came in.)
這是一首在麻州流傳多年的唸謠(後來還被譜成歌曲),反映出的正是主流白人社會對於移民區混亂、殘破、治安差的刻板印象。
老實說,第一次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非常驚訝,因為林恩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個很可愛的小城,它濃厚的歷史感和波士頓郊區其他城市相去不遠,但更得天獨厚的是它有著可以讓人愜意散步的漂亮海岸。至於那裡的人們又是如何呢?我的教會小組裡有一對多明尼加裔(Dominican)情侶從小在林恩長大,他們比我認識所有在波士頓長大的朋友都還謙恭有禮。種種跡象都讓我深信,這個城市其實只是被人們誤解罷了。
林恩的柬埔寨移民目前約有7,000人,在麻州城市裡面僅次於羅威爾;這邊要介紹的餐廳,則位在南方不遠處的Revere。
Thmor Da Restaurant (寶石餐廳)
144 Shirley Ave, Revere, MA 02151
Thmor Da是Shirley Ave上面僅存的一家柬埔寨餐廳,隨著拉丁美洲移民的增加,這裡的店家越來越拉丁化。這是一家家庭式餐廳,店內空間不大,建築本身也沒有任何東南亞特色,但牆上掛著的油畫,讓來訪的客人得以窺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家鄉風景。
那天造訪時,身邊坐著的一個家庭。聽他們說著帶有音調的語言,推測應該是越南人。
一個人出來吃飯的缺點就是無法點太多東西。身為一位湯麵的強烈愛好者,我便點了他們的招牌湯麵。
Special Thmor Da Rice Noodle Soup (約$8)
看起來非常平凡的一碗河粉,但用料相當豐富,裡面有著碎肉、肉丸、花枝、蝦仁等配料;湯頭本身偏向清甜,和我們在美國最常吃到的越南河粉(Pho)不太一樣;一旁的豆芽靜靜躺在盤子上,等著饕客把它摻入湯裡;上面撒上了大量的蔥花、香菜、油蔥酥提味,這點和台灣小吃的做法有些相似,這也讓我一直都對柬埔寨河粉的喜愛度高過越南河粉一些。
幾次到這家餐廳拜訪人都不多,也都是點碗河粉吃完就走人,沒什麼機會品嚐其他菜色;然而,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在網路上的評價非常好,絕對值得專程來拜訪。很希望自己下次有機會和店家寒暄一下,聽聽他們的故事。
狄更斯名作《聖誕頌歌》(A Christmas Coral,或譯《小氣財神》)的靈感來源:羅威爾(Lowell)
麻州第一大、全美第二大的柬埔寨社區,位於波士頓西北方的羅威爾。這個城市曾經是全美首屈一指的工業城,現在也是目前保存狀況最好的新英格蘭工業城。
19世紀的新英格蘭,由以小鎮為中心的農業經濟快速工業化,讓新大陸上首度出現了工業城市,紅磚廠房、煙囪、運河與鐵道改變了幾個麻州大城的風景。這些工廠在1920年代開始人去樓空,有的廢棄有的被拆除,剩下當今保存最好的地方非羅威爾(Lowell)莫屬。羅威爾保存了相當完整的紡織廠與運河,而且部分被改造成為博物館,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處(National Park Service)經營管理,非常適合對美國歷史有興趣的人前去拜訪。
羅威爾可以說是個19世紀美國工業化的樣板城市,它的形成完全是因為紡織廠的建立(因為早期的紡織機需要由水力帶動,緊鄰河邊的羅威爾自然是最佳選擇),讓這個本來連個小鎮都沒有的地方瞬間變成城市。工業城市不只創造了新的地景,也帶來了新的文化——從紡織廠建造過程開始,羅威爾就相當倚賴外來移民提供的勞動力,先是愛爾蘭人與德國人,後來則有越來越多的東歐移民加入,這導致麻州兩世紀來一直都有相當高比例的外國移民;紡織廠大量僱用女工,則改變了女性的生活方式,使他們走出家庭並且經濟獨立(雖然薪水不到男性的一半),形成自己的社群,間接促成美國性別地位的改變。
既然是個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工業城市,社會寫實派的作家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大好的取材地點。英國作家狄更斯在1842年拜訪了羅威爾,參觀當時全美最先進的工業城市,並且近距離了解當時女工的日常生活。回到英國之後隔年他就出版了舉世聞名的代表作《聖誕頌歌》(A Christmas Coral,或譯《小氣財神》),因此後來便有學者認為《聖誕頌歌》裡的部分情節來自當時羅威爾女工的創作。
Heng Lay Restaurant
Liberty St, Lowell, MA 01851那天特別去找了住在羅威爾市區的朋友提摩西,然後一起到這家離他家不遠的小店吃午餐。同樣是家相當不起眼、家庭式經營、卻在網路上評價相當好的餐廳。
Special Noodle Soup ($9)
我還是依照慣例點了碗河粉,和前面Thmur Da不一樣的是,他的河粉是寬條的,配料則多了切成薄片的魚板,其他方面則沒有太大差別。這道似乎是在任何柬埔寨餐廳點了都不會出錯的選項。
Chicken Wings ($7)
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雞翅料理,這家的雞翅有點像韓式雞翅,似乎有先裹粉炸過然後在淋上醬汁,屬於重口味但也相當入味的炸雞料理。
Beef Fried Dwarf Noodles ($10)
這是一種長得神似台灣米苔目的麵條,不太確定中文叫什麼(在google裡面搜尋,結果是:矮小的麵條)。炒麵裡面有著豆芽、蔥和牛肉,上面蓋著荷包蛋讓整盤看起來像是台灣的便當菜。炒麵是提摩西點的,身為熟客的他對於這道相當滿意。
餐後到附近街上走走,其中幾個街區可以見到滿滿的高棉文字,甚至在這不大的城市裡還有柬埔寨政府辦事處。作為半個觀光客,街上的一切都讓我覺得有趣,但在那裡遇見的人們卻每個都顯得相當平靜沈默,一舉一動流露著對於「家」的熟悉感。
速食化的柬埔寨融合料理:Num Pang Kitchen
Prudential Tower, 800 Boylston St, Boston, MA 02199
https://www.numpangkitchen.com/
前面介紹的兩家都是家庭式經營的柬埔寨餐廳,座落在柬埔寨社區內,一般人除非像我一樣對移民或異國美食有強烈興趣,大概不會專程拜訪;那麼,有沒有在波士頓市中心、比較像一般市區速食店的柬埔寨料理呢?
在波士頓市區眾所皆知的普天壽中心裡(Prudential Center),有著一家叫做Num Pang Kitchen的亞洲連鎖速食店,餐廳名Num Pang就是高棉文的「三明治」,顧名思義這家餐廳就是主打以東南亞三明治為主體、加上少許巧思變化(twist)的無國界亞洲料理(Asian fusion)。
身為一個時常思念正統家鄉美食的遊子,很多時候「無國界亞洲料理」和「美式中餐」、「不正宗料理」基本上是同義詞,我相信Num Pang Kitchen對柬埔寨人來說大概也是如此;不過,有些時候似乎非得要這樣,才能讓屬於自己文化的料理跨越族群界線、躋身於人人都可接受的知名餐廳之列。
一手建立這家速食店的朝普利(Ratha Chaupoly),1970年代初出生於戰亂中的柬埔寨,父親是被紅色高棉囚禁的前陸軍高階將領,一家三兄弟由母親帶大,多次嘗試乘船逃往泰國,最後終於在他8歲時成功獲得難民身份前往澳洲,後來先搬到了紐約,之後輾轉搬到前一段介紹的柬埔寨移民大城羅威爾,便一直居住在那邊,大學就讀的是我的研究所母校克拉克大學(Clark University)。
在克拉克大學,朝普利結識了同樣對料理懷有熱情的猶太裔同學戴茲(Ben Daitz),兩人畢業後各自在不同餐廳工作,也曾經合作在下曼哈頓開了一家柬埔寨餐廳;一直到2009年,他們兩人注意到越南三明治(bánh mì)店在紐約都會區的成功,靈機一動,心想何不開一家新的餐廳,以東南亞三明治為底、但是加上來自亞洲各國的變化呢?於是便在當年開始了這家新的柬埔寨風味三明治速食店,短短幾年在紐約都會區已經開了6家分店,也出版了食譜;在2017年普天壽中心整修重新開幕後也在那裡有了麻州的第一家店,可以說是麻州子弟回饋鄉里吧。
類似的亞裔人士成功故事,其實在美國這幾天聽過不少,個人對於這件事情的感覺是喜憂參半——喜的是看到難民家庭出身的亞裔人士可以透過教育和職業翻身,憂的則是意識到這些成功之路往往相當狹窄侷限,在更多其他領域裡,亞裔人士仍然難以出頭。
事先在網路上查了評價,發現明顯比不上前面那兩家,不過既然身負著要把部落格文章生出來的使命(是有這麼偉大喔?),某個週間晚上下班後自己來到普天壽中心,抱著到此踩線的心態在這裡吃晚餐。
在購物中心一隅的純白色店面,三明治是這裡的主打。
簡單的三明治,份量也不大,以午餐來說男生大概可以吃個六七分飽。稱不上是超級好吃,但仍然有幾個點值得推薦:麵包本身有稍微烤過,鬆軟與酥脆之間拿捏的恰到好處;蔬菜配料的融合創造出鮮甜爽脆的口感,搭配上適量的美乃滋,是道值得嘗試的料理。當然這完全稱不上是正宗的柬埔寨料理,但裡面使用大量東南亞食材仍然流露著老闆家鄉的風味。
後記
這種把移民文化和食記結合的寫法,是我這輩子的第一次嘗試,還在摸索兩者之間應該要如何鋪排、融合。曾經看不起那些只會寫食記、接受廠商業配文的部落客,但後來我問自己,如果以探索文化、語言與歷史為自己目前寫作的目標,而美食又是文化裡面重要的一部份,我能不去寫這塊嗎?會不會因為寫這個題材而看到更多元的面向?
當然,我背後的動機還是沒有改變。我仍然希望我所見到的人、文化還有美食不只是自己下班之後的樂趣,而能夠成為認識一群人、一個文化或一段歷史的窗口,在工作、生活、信仰上都因此更理解且貼近真實的他們。
當然,我背後的動機還是沒有改變。我仍然希望我所見到的人、文化還有美食不只是自己下班之後的樂趣,而能夠成為認識一群人、一個文化或一段歷史的窗口,在工作、生活、信仰上都因此更理解且貼近真實的他們。
看完了覺得好餓~ 好想去試試那幾家柬埔寨餐廳 寬版的河粉好吸引人喔
ReplyDelete對呀,看來我們真的得要來開個團了~~
Delete